从“降焦减害”到“风味科学”,烟草院士的科研硕果与中国烟草的低焦工程
「烟草业的“减害”研究是一种出于营销目的的伪科学,但这并未阻止烟草行业研究者入选中国学者最高荣誉,为“中国烟瘾”出谋划策。」
特约撰稿人 陈裘德
【编者按】 本文是端传媒“中国烟瘾”系列报导的续篇。
过去二十年,全球烟草使用率下降了11%。在中国,这个数字仅下降了1%。占据全球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国,却消费了全球近一半的卷烟——每年超过 2.4 万亿支。吸烟流行,带来严峻的公共健康后果,与吸烟有关的死亡人口将激增,更影响著中国7亿非吸烟者。
上世纪60年代,当吸烟与肺癌的联系被明确之后,美国的烟草行业推出了“低焦油”卷烟品牌来吸引消费者。但流行病学专家的研究证明,“低焦”的危害与其他卷烟无异,“低焦油”的营销策略也被控烟组织称作“这个时代最致命的消费者欺诈之一”。
但在中国,低焦油却持续为中国烟草获得巨大商业利润。
本报导是端传媒与调查全球健康威胁的非营利媒体The Examination、以及国际医学期刊《柳叶刀》(Lancet)合作完成。
被称为“烟草院士”的谢剑平是中国控烟运动历史上备受批评的人物。
13年前,时任国家烟草专卖局(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副院长的谢剑平,凭借卷烟“降焦减害”的研究入选中国工程院新增院士。入选院士是中国学者最高的荣誉。在此之前,烟草业的“减害”研究早已被证明是一种出于营销目的的伪科学,而从事这类研究的烟草行业研究者入选院士,引发了学术界和社会大众质疑。
当时,中国的控烟组织和公共卫生专家发起了一次空前的社会动员。近一百位院士联名致信中国工程院主席团,请求复议重审谢剑平的院士资格。工程院的答复称,依据章程,工程院不会主动撤销谢剑平的院士资格,并在对谢剑平做劝退工作,但谢不接受。
烟草业的研究从来不缺钱,但这个行业中的绝大多数研究者都躲在幕后,像谢剑平这样为烟草业推到台前的领军人物,受到了公众的注视。从这个意义上讲,谢剑平不仅仅是一名烟草研究者,更是一名中国烟草行业利益的代言人。从他的履历就能发现,他的研究和烟草业的策略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