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献金“解压缩”:柯文哲开局惊人,赖清德高屏靠山,侯友宜不起波澜
「柯文哲募款的开局非常惊人,堪称气势如虹。」
谢达文
8月后,由于2024台湾总统大选期间,柯文哲阵营申报的政治献金遭控不实申报,引起外界诸多质疑,检察官也开始侦办此一案件,检视其中是否涉及不法。尽管帐目复杂,但案件核心相对单纯:在这一笔笔不合理的帐目背后,是否只是如民众党所称的,是委外会计师的疏忽和便宜行事,还是确有人谋不臧,是竞总有人滥用、甚至私吞支持者的热情捐献?
而从争议的核心政治献金来看,其本质就是一种“托付”,是最核心的支持者表达认同的方式,捐献代表“想要多出一份力”,不仅于满足大选当日投票而已的行为,认为这场仗值得投入,并希望成为候选人的实际后援。
事实上,愿意把票投给某位候选人是一回事,愿意掏钱捐给候选人,又是完全不同的一回事。会捐款的选民永远都是极少数,但他们属最为热情的那一群少数。候选人的募款能力因此和吸票能力非常不同:不是关于怎么说服游移不定的摇摆选民,而是关于透过活动、组织、自身言行,来激发最核心支持者的热情。
确实,总统候选人的募款能力从来不是决定台湾大选走向的关键,毕竟台湾的选战支出不像美国动辄数十亿美金这么庞大(以2020年美国总统选举为例,官方数据显示候选人本身的花费加总即有40亿美金,还不含其他组织的支出)。台湾主要政党多能确保自家候选人有足够的资金,不至于弹尽粮绝。但也因为捐献的意义是托付、是投入、是认同及热情,所以赖清德、侯友宜、柯文哲三人的募款情形仍能透露一项重要的线索:他们能否催动支持者的热情,让支持者愿意捐钱赞助?哪些地方的支持者特别热情,捐献的金额超乎想像?又有没有哪些时候,支持者会特别无法感受到希望,让募款因此慢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