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任5個月始公布首份主動調查 陳積志:唔係鬥快
【獨媒報導】陳積志的名字,較為人熟知是他任職民政事務局副局長時,出席洪為民生日派對,因而要隔離檢疫。他今年4月1日履新,未有按歷任慣例在上任3個月內發表首份主動調查報告,直至約5個月後的今天才公布有關運輸署考車牌的調查報告。有傳媒問到為何偏離慣例,陳積志指「唔係鬥快呢啲嘢」,表示自己「貴精不貴快」。另外他又指上任後提出,如涉及「輕微或不涉行政失當」,公署會以調解作為處理個案件的「重點模式(default mode)」,目的是全社會「合力拼經濟改善民生」。
陳積志履新後不乏出席不同活動和場合,例如今年7月出席立法會一個委員會,上月前往北京訪問3天,早前又與申訴專員公署職員參觀國家安全展覽廳,歷時5個月後終於首次召開記者會公布主動調查結果。他在公布針對運輸署車牌考試的報告後,花相當篇幅提到公署在未來的工作和「策略性方向」。
稱調解不淡化調查職能
他表示,公署會「特別着力」推動用調解方式處理市民申訴,可以「迅速回應市民的訴求,緩解市民的不滿,化解社會矛盾和怨氣」,並凝聚各方力量,令全社會合力拼經濟改善民生。
他又補充,如果發現有行政失當的個案,特別是系統性流弊,公署會向相關部分或機構嚴正指出,和提供實際改善建議,並向公眾公布調查結果。但若個案涉及「輕微或不涉行政失當」, 公署會以調解作為處理個案件的「重點模式」,他稱調解可以「解開求助市民心結」,亦可快速處理市民日常困擾,他強調調解不會淡化公署的調查職能,「反而有助提升公署促進社會和諧的角色。」
定期公布調解「好故事」
被問調解結果在未來是否仍傾向不公開,陳積志表示公署注意到調解將不會減少主動調查的次數,調查時間有時很長,投訴人未必接受結果,相反調解是經雙方同意後簽署文件。至於調解結果是否公開,他指未必公開每宗調解個案,但會定期公布「好人好事(good people story)」。另外他又指,現時公署手頭上有十多項主動調查,他上任後亦建議了數項調查。
至於為何上任後5個月才公布首份主動調查,陳積志表示主動調查雖然是「重要課題」,但「貴精不貴多,貴精不貴快,唔係鬥快呢啲嘢」,他強調要「做得精準」,例如今次針對車牌考試,他認為對運輸署「十分有建設性、有作用」。
調查不求快 調解求「多過雙倍」
在主動調查方面,陳積志聲言不求多不求快,不過在調解個案的宗數方面,他就表示今年首5個月已錄153宗。以此調解速度,陳指「十分有把握」年底可以超逾300宗調解,他更聲言「我要求多過雙倍」,他又透露現時部門全資培訓員工「深造」調解,並在在每年能力考核加入調解為基本能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