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下周是中秋節,康文署昨日(9月12日)起一連七日在維多利亞公園舉行甲辰年中秋綵燈會,會期至9月18日。適逢國慶75周年,綵燈會將以「國風・港味」為主題,設有本地紮作師父製作的巨型綵燈及中小學生設計的燈籠裝飾,有市民身穿華服在綵燈前打卡。綵燈會同設有26個攤位的市集,有檔主認為人流不少,但明言今年市道疲弱,「生意一定無早幾年咁好」。

以「衣食住行」為題 本地紮作師父製作巨型綵燈

今年綵燈會展區分為「衣」、「食」、「住」、「行」四部分,最為矚目是高12米的「衣」綵燈,胸口左上方更印有「75」,代表國慶75周年。「行」展區的浮雕燈組以「國寶」熊貓配中國著名地標,如北京的萬里長城及上海的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等。「食」燈組的靈感來自九龍城寨,裝置以特色大排檔場景配地道美食,推廣本地獨特的飲食文化。

旗袍

Untitled

Untitled

此外,本地資深紮作藝術家許嘉雄創作了展品《月圓鳳舞.共迎國慶》,以鳳凰及牡丹造型為主。許師傅表示適逢龍年,已有很多關於龍的裝飾,「咁龍好多時都會配搭鳳,龍飛鳳舞」,而大坑舞火龍的路線途經維園,故希望「有龍有鳳」,寓意吉祥,而中間轉動的月亮組件則象徵團圓。

紮作師傅許嘉雄的展品《月圓鳳舞·共迎國慶》

中小生設計燈籠添中華元素 師生家長到場打卡

康文署表示今次有展出一個高7.5米,名為《藝術生命之樹》的裝置,由中國農業銀行贊助,並指掛上了750個由本地中小學生設計的綵燈,康文署職員介紹裝置時指出今次綵燈的主題為國慶和中秋節。

《藝術生命之樹》

不少設計綵燈的學生連同家長到場打卡,做了兩個燈籠的慈幼英文學校中一生李同學表示,他由6月開始構設計,雖學校沒有指定主題,他在其中一個燈籠畫了故宮和飛龍,他解釋中秋節「要加啲中華文化」,認為兩者均能代表;但另一個以月免為主題的燈籠因用錯顏料,故已經褪色。

李同學

除了學生外,亦有學校的老師和校長都有在場。慈幼學校的李老師表示,一眾師生放學後便到維園拍照。該校由小一至小六共21名學生參展,反應比預期踴躍。就讀該校的小六生蔡同學,其燈籠貼上了太空人和熊貓圖案,前者是呼應學校今年「創新」的主題;後者代表剛出生的熊貓寶寶。

Untitled

市集攤位每晚租金500元 檔主:「生意一定無早幾年咁好」

今次燈會設有中秋市集,一連七日由不同非牟利機構舉辦,首三日主辦方為保良青業創業中心。職員表示他們有逾十年相關經驗,賣點為手作製品。今年首次在維園舉行,共26個攤擋和3個工作坊,每個攤位三晚成本1,500元。他續指報名人數超過攤位數目,並認為以第一晚而言人數尚好。

Untitled

推廣漢服文化的檔主認為,今年綵燈會人流不少:「雖然天氣熱,但都有好多人,一家大細出嚟玩。」她指自己曾在大埔、黃大仙擺市集,認為今次每晚500元的租金不算特別低,但考慮到港島地段以及燈會規模,所以算是優惠。雖她有信心可以回本,但沒有預計銷情。

昨晚最旺、最多小朋友駐足的攤位,是在元朗大橋街市有39年歷史的老店「燈籠街」,他們是少有租下兩個位的攤檔。第二任接班人蔡先生表示,為推廣家父的紙紥工藝,他在2017年推出手作燈籠,物料亦由竹架轉為鐵線。他指所有燈籠是他親手設計,再由內地師傅製作。他認為當中做工最複雜為暴龍燈籠,有超過200個焊點,而最受小朋友歡迎的,是貓狗造型的燈籠。

Untitled

雖然他們燈籠極之搶手,但他直言今年香港市道疲弱:「生意一定無早幾年咁好。」而他指今次申請市集志在推廣這門手藝,讓更多元朗以外的香港人認識他們。

有市民穿華服打卡

市民葉小姐身穿紅色華服到場打卡,她去年亦曾到此觀賞花燈,認為以往裝飾較豐富,「舊年(裝飾)係好滿㗎,多好多嘢,今年好似比較少咗啲」。她最喜歡場內的熊貓燈飾,因其設計較可愛,亦貼合海洋公園的盈盈誕下龍鳳胎的喜訊。戴有閃光頭飾的陳小姐則稱「(今年的燈飾)比往年靚,會帶其他朋友嚟」,她較喜歡具中國特色的旗袍綵燈,指該設計能展現女性的優雅。

葉小姐
葉小姐

綵燈會的亮燈時間為晚上6時30分至11時,而大坑舞火龍將於中秋正日(17日)到維園表演,屆時綵燈會將延長至凌晨12時。每晚均有華服秀表演。11隻不同政府部門的吉祥物,包括消防處的「任何人」、環保署的「大嘥鬼」、及食環署的「清潔龍阿德」亦一同表演。康文署更為今次中秋綵燈會,為他們部門的兩隻吉祥物「活力仔」和「思文喵」推出華服特別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