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物語:牠們與幸福的距離
圖:赤麂是香港唯一的原生鹿科動物。有指赤麂的叫聲似狗吠,亦有人覺得似人類嘶叫聲。
香港中文大學地理與資源管理系伍美琴教授及研究助理李清揚最近發表一項有關幸福感(well-being)的研究,結果顯示新界東北的居民對居所、社區環境、行人環境、休憩用地、康樂設施及社區設施的滿意度均在5個區域中名列前茅,是最幸福的地區。
「馬鞍山居民真的很幸福」,相信《馬聞》的讀者們都會認同。因為馬鞍山有豐富的自然環境,連綿眾山,漫長海岸以及步行可至的山林郊野;更有馬鞍山村歷史文化,前礦場歷史古蹟等文化底蘊。
圖:赤腹松鼠很大機會是來自被遺棄或逃走的寵物,及後在本土繁殖,成為本港的野生動物。
然而,我們的「鄰居」又是否感受到這份幸福?
馬鞍山815.5公頃土地當中,超過50%的土地是綠化地帶、自然保育區及郊野公園,是這些土地營造了我們對馬鞍山這個社區的幸福感。與我們共享這半個馬鞍山的,還有黃牛、野豬、赤麂(粵音己)、小靈貓、豹貓、紅頰獴、果子貍、赤腹松鼠、東亞豪豬和短吻果蝠等哺乳動物。
圖:豹貓因夜行習性,使很多人未能目睹豹貓既美麗又神秘的一面。
赤麂豹貓小靈貓 我們的鄰居
然而,漁護署在官方網站上坦言「都市的發展令大部分哺乳類動物的棲息地不斷減少或者受到破壞,以致牠們的數量正在逐漸下降」,我們「鄰居」的棲息地也不例外。
多年來香港政府、發展商不時對牠們的棲息地虎視眈眈,三番四次以人口增加,房屋不足,不夠土地等問題為由,提出改變綠化地帶土地用途、發展郊野公園邊陲,企圖及已介入牠們的生活範圍,使牠們不得不走近民居,令人與動物對峙的機會日益增加。
近年常見到野生動物與人發生衝突的新聞,廣泛在報章和電視報道,馬鞍山亦常有目睹黃牛、野豬闖入社區的事件。這正正是因為我們的「都市化」日漸蠶食牠們的棲息地,影響牠們的食物供應所致。
動物不需人類 我們卻需要牠們
其實,牠們可以在沒有我們的世界幸福繁盛;然而我們卻不能生存在沒有動物、植物、樹林也甚或沒有海洋的世界。因為生物多樣性為人類提供各種生存所需,凡舉食物、空氣和水都是由生物多樣性系統支撐。
以哺乳動物為例,牠們在食物網中的角色舉足輕重,小型哺乳動物通常會將收集到的種子埋在泥土裏或枯葉層下;大型哺乳動物則每天吞食大量種子,包括大而堅硬的果實,把種子傳播到較遠地方,直接或間接影響生態系統中不同生物群落的結構和組合。
政府、發展商總以為牠們勢弱無聲,所以罔顧牠們的「幸福感」。
2016年香港政府制訂首份《生物多樣性策略及行動計劃》,首要目標是加強保育生物多樣性及支持可持續發展。然而,2017年的施政報告中卻提議把郊野公園「邊陲地」用作住屋發展用途,把人與野生動物的居住問題二元化。2020年,政府再度將損害動植物的「魔爪」伸向馬鞍山綠化地帶,令馬鞍山具有特殊的灌木林,孕育了不同特殊動植物物種的特殊科學價值地點(SSSI)受到威脅,違背自己在《生物多樣性策略及行動計劃》定下的目標。
我們以為在規劃城市發展時,可以對自然判斷與篩選——哪些生命可以留下,哪些該被趕盡,乃至遺忘牠們的存在。因為「看不到」,所以我們在思考與討論發展的過程中往往忽視野生動物的「幸福感」。香港近來不斷提出填海又填塘的工程,用不科學的計算方法估算生態損失,便來自於此。
不斷填海又填塘 錯估生態損失
就像電影《無邪之境》中的鹿不會襲擊人,除非是半箭之鹿(中槍後未即時斃命而作出垂死反擊)。然而,自然沒有離開,在壓迫下以種種與人類互相傷害的形式回歸城市,但若人與自然間只能是壓倒 v.s.負隅頑抗,又是否我們樂見?
2021年,規劃署提出馬鞍山4幅綠化地帶改劃做住宅地,不少市民和環團用了7,286份申述及意見書,成功保留馬鞍山村路上段的綠化地帶,但仍有3幅改劃做公營房屋。
《馬聞》今期決定為馬鞍山野生動物建立物種數據庫踏出第一步。我們得悉鞍山探索館正參與由漁農自然護理署推行的「郊野公園植林優化計劃」,並利用攝影機監測植林區內的野生動物,《馬聞》成員早前便隨鞍山探索館職員上山,查看野生動物的生活日常,為牠們留下生活在這片土地的證據,守護牠們的棲息地,守護我們的幸福感。
撰文:歡、Tong
攝影:Tong
紅外線相機圖片:鞍山探索館
(本網歡迎各界投稿,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