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堡奇人
非常lag地看了《The Man in the High Castle》,非常有趣和感人的神劇。
故事改編自Philip K. Dick的同名小說,故事講述1933年美國總統小羅斯褔被刺殺,美國無力從經濟大蕭條中復甦,德國先於美國製造出原子彈並直接把華盛頓炸成廢墟,所以軸心國打贏了二戰。美國被德國和日本瓜分,東岸是“大納粹帝國”,西岸是“日本太平洋州”,科羅拉多山脈則是“中立地”。德國和日本雖然是盟國但陷入某種冷戰的關係,德國的科技較進步但種族清洗政策較日本嚴格,但人才較日本多因為吸納了各地的白人精英,相比起日本只使用日本人作為統治階級。因為德國擁有原子武器和軍事上的優勢,因此日本一直擔心被德國侵略。
這種“如果歷史劇”的價值在於讓美國受眾感受世界其他社會的歷史悲哀,基本上劇裡比較有震撼性的場景都是挪移真實的歷史事件,包括納粹把美國的少數民族送進集中營,日本憲兵在大街上隨機槍殺美國人,第三季最後連文革都出現了,歷史被抹去,自由女神像被炸毀。
Carry起整部劇的是一個叫John Smith的法西斯頭頭,一開始是以殺人不眨眼的魔頭形象出現。但隨著故事進展我們慢慢知道他其實原本是一個正直的美國軍人,美國戰敗因為沒有食物餵剛出生的兒子,而戴上納粹的配章。故事的重大轉折是,作為一個納粹,他自己兒子卻患上先天性不治神經肌肉萎縮症,按納粹的意識形態,這種有“缺陷”的人是不能存在要被“人道”毀滅的。
編劇設計讓John Smith穿越到我們的這個同盟國打贏二戰的時空,在這個時空裡,John Smith不是什麼有權有勢的人,只是一個保險經紀,但他和妻子和兒子感情很好,兒子也很健康和正直。有段他說自己為什麼成為保險經紀的對話寫得很深刻,他說自己二戰在美軍服役時做了很多無法和家人說的事,從此他決定不要再讓自己處於那種位置。
這是一部充滿法西斯圖騰但其實非常反法西斯的影集,貫串“平庸之惡”的概念。人是脆弱的而沒有絕對的善惡,一個常人如果在好的客觀條件下可以成為一個正直的人,相反地,在極端的意識形態下,也可以做出很多可怕的事。
一部成功的作品往往建立在複雜和立體的反派上,如果可以讓受眾同理反派那更是不容易,《The Man in the High Castle》有成功地達到這點。